玄商拍客

标题: 《流浪地球》:原著里这些虐心的情节,电影没有拍(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王者语音课图    时间: 2019-2-20 13:00
标题: 《流浪地球》:原著里这些虐心的情节,电影没有拍(转载)
本帖Z~后由 王者语音课图 于 2019-2-20 13:05 编辑

作者:黑羊。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博雅天下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流浪地球》:原著里这些虐心的情节,电影没有拍


昨天,《流浪地球》的票房突破了40亿,位居亚洲票房第二。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载入中国电影史”、“媲美好莱坞”……这些赞誉纷至沓来,当然这见仁见智。

以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看,固然台词和表演有点尬,设定也有硬伤,但仅就故事创意和视觉震撼,称得上良心之作,绝对值回票价。

不过,今天想和你聊的,并不是电影《流浪地球》,而是它的原著小说《流浪地球》。

它Z~早是2000年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的中篇小说,后来被收进了刘慈欣的一些中短篇小说集。

我并不是对电影百般挑剔的原著党,但《流浪地球》小说完全是不同于电影的另一种震撼。

而且,很多虐心的情节,电影并没有拍出来,它值得被更多人品读。


01.
《流浪地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电影院亮灯时,我看见有些观众在擦眼泪。

电影《流浪地球》确实不缺打动人的东西:星际流亡的悲怆命运,拯救地球的家园情怀,牺牲小我的集体主义……

它强调“希望”,情感基调总体是向上的。

但小说《流浪地球》不同,开篇第一句话,就给人来了一闷棍: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
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
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原来,几个世纪前,科学家发现太阳内部活动异常,它将会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并膨胀为巨大而黯淡的红巨星,吞没地球。


人类唯一的生路,就是进行星际移民,唯一可行的目标是4.3光年外的半人马座比邻星。

于是人类集中一切力量建造了一万多座地球发动机,计划经过2500年、100代人的时间,让地球飞离太阳系,飞到比邻星附近。

想让地球按人类希望的方向飞行,必须首先用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这个过程用了42年,被称为“刹车时代”。

地球停转会发生什么事?

也许你能想到,太阳不再在一天之内东升西落,地球有一半将长期处于白天,另一半长期处于黑夜。

但还有些事一般人就不容易想到了,这里可以看出刘慈欣非常细致的推演能力。

比如,气温的变化。

因为地球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的气温经常高达七八十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

主人公“我”的爷爷因为老糊涂了,被酷热折磨的他有一次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地赤膊冲出门去。

结果被大雨烫脱了一层皮,因为雨点早就被地球发动机喷射出的等离子光柱烤热了。


再比如,太阳成了一种让人恐惧的东西,对于没见过太阳的孩子,日出是令人紧张害怕的事件。

主人公“我”在小学时,老师曾带全班同学进行环球旅行,看日出时,孩子们的反应是这样的——

小星老师庄严地宣布:“孩子们,我们要去看日出了。”

没有人动,我们目光呆滞,像突然冻住一样僵在那儿。

小星老师又催了几次,还是没人动地方。

……她接着对几位班干部说,“你们先走,孩子们,不要怕,我小时候第一次看日出也很紧张的,但看过一次就好了。”

孩子们终于一个个站了起来,朝着舱门挪动脚步。这时,我感到一只湿湿的小手抓住了我的手,回头一看,是灵儿。

“我怕......”她嘤嘤地说。

“我们在电视上也看到过太阳,反正都一样的。”我安慰她说。

“怎么会一样呢,你在电视上看蛇和看真蛇一样吗?”

“……反正我们得上去,要不这门课会扣分的!”

我和灵儿紧紧拉着手,和其他孩子一起战战兢兢地朝甲板走去,去面对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日出。
……

终于,我们看到了那令人胆寒的火焰……我感到自己的喉咙被什么东西掐住了,恐惧使我窒息……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在小说故事的设定中,这一切都合情合理。

就是在这样一个笼罩着末日色彩的情境中,地球向4.3光年外的新家启航了。


出发时,小说里还有一处很鬼的细节:孩子们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巨大的彗星。

那是月亮。

为了避免在地球加速时发生地月相撞,人们给月亮也装上了发动机,把它推走了。

感伤之中,又有一种别样的浪漫和诗意。

地球在飞行至木星附近时,将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使自己加速飞出太阳系。


电影《流浪地球》其实就是选取了这一个时点,延伸出木星引力激增、地木相撞危机、人类为了希望奋力化解危机的故事。

但原著小说的走向与电影不同,而且我觉得故事的结局并不重要,反倒是它所呈现出的意境与情节安排,是电影没有拍,却值得我们品味思考的地方。


02.
生存是一种幸运


在小说《流浪地球》中,主人公“我”看到地球发动机巨大的等离子光柱后,想到了哲学老师讲过的一个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 ,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答案是:死亡。

在科学家发现太阳内的氦闪爆炸正在酝酿,整个地球,整个人类,就被逼到了死亡之墙的下面。


未来再不是一望无际,而是凶险无比,目力所及再不是碧海蓝天,而是地下城的冰冷墙壁。

当一条路延伸向无限远,你想走多快或者走多慢都可以,想怎么看路两边的景色也都可以,因为你知道人生不过是一次散步。

可当你知道这条路可能随时会到终点,只有想办法找到新的路才不至于无路可走时,你的心态、观念、选择全都会变了。

就像末日流浪中的人类,把几乎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生存或死亡上。


教育改变了。

知识分出了高下,无用的学科真的变得无用:

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上,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已压缩到Z~少,人类没有这份闲心了。这是人类Z~忙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工作。

……历史课还是有的,只是课本中前太阳时代的人类历史对我们就像伊甸园中的神话一样。

爱情消失了。

两个人的结合,只是为了摆脱独自越过茫茫冰原的孤独:

雪崩般的孤独感压倒了我,我想哭。

我拼命地赶路,名次已无关紧要,只是为了在这可怕的孤独感杀死我之前尽早地摆脱它,而那想像中的彼岸似乎根本就不存在。

就在这时,我看到天边出现了一个人影。近了些后,我发现那是一个姑娘,正站在她的雪橇旁,她的长发在冰原上的寒风中飘动着。

你知道这时遇见一个姑娘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后半生由此决定了。

婚姻瓦解了。

出轨或离婚成了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每个人都在不顾一切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呵,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黎星,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

“她是谁?”妈妈平静地问。

“我的小学老师。 ”我替爸爸回答。我升入中学已两年,不知道爸爸和小星老师是怎么认识的,也许是在两年前那个毕业仪式上?

“那你去吧。”妈妈说。

“过一阵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你看呢?”

“你要愿意当然行。 ”妈妈的声音像冰冻的海面一样平稳,但很快激动起来, “啊,这一颗真漂亮,里面一定有全息散射体!”她指着刚在空中开放的一朵焰火,真诚地赞美着。

我觉得这是刘慈欣特别厉害的地方。

他不仅设定了一个在科学上存在可能性的未来,并且完成了符合这个未来世界的生活细节、价值观念、伦理秩序的想象。


这些图景是那么冰冷而真实,却是平时的我们不会去设想的,因为人类从来没有集体走到过死亡之墙下,从来没有面临过文明和种群终结的危机。

就像《三体》中智子说的那样:

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过去的地球上如此,现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也到处都是如此。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



那么,在末日危机之下,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改变的?

有。

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群体的愚昧。

在经过了木星的引力加速后,地球向太阳系的边缘飞去,长达四个世纪的死亡恐惧终于得到了缓解,然而人类并没有狂欢,反倒爆发了叛乱。


因为有人对比了太阳影像后发现,太阳在光度、像素排列等参数上与四个世纪前没有任何变化。

于是他们惊呼:

太阳不会爆炸!
我们都被骗了!
地球被出卖了!
是联合政府编造了一切,他们想独裁地球!

阴谋论总是特别能蛊惑人心。

无数“有良知的地球公民”愤怒地拿起武器,将联合政府的五千名官员和科学家赶出了地球发动机控制中心,把他们丢在大海的冰面上,让零下百度的严寒慢慢夺去他们的生命。

然而,正当成功夺权的人群高唱《我的太阳》,准备把地球开回原轨道时,太阳氦闪爆发了。

水星、火星和金星这三颗地球的伙伴行星在上亿度的辐射中化为了一缕轻烟。

还好此时,地球已飞得足够远了。

多么的幸运,却多么的讽刺。

电影没有拍这一段,但你还记得电影里空间站电脑说的那句话吗: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03.
我们为什么要读科幻?


曾有美国同行向《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吐槽:世界末日的时候,我们美国人都是坐飞船跑的,你们中国人却拖着地球一起跑!

郭帆笑答:因为北京房价太贵,我们舍不得扔。

要知道,“流浪地球”的创意诞生于20年前,直到今天把小说拍成了电影,依然显得非常奇特。

所以,我特别推荐大家找来《流浪地球》原著小说读一读,它的篇幅不长,大概不到两小时就能读完。

尽管上文有一些剧透,但我相信它的魅力不会因此减损太多。

Z~后,想顺便和大家聊聊,为什么我们需要读科幻文学。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有读书习惯的人是少数,读文学书的人又是少数中的少数,科幻文学的读者则更是小众了,甚至有人觉得,科幻小说是写给孩子看的。

那么,我们成年人为什么要去读那些设定在未来,还不一定能变成现实的故事?

先来看一张照片吧:

1990年2月14日 旅行者1号排摄影像

这是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64亿公里外拍摄的地球影像。

没错,箭头指向的那个暗淡的小蓝点,就是我们的地球。它在这张照片上,只占据了0.12个像素。

后来,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博士分享了他从这张照片中得到的启示: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小点。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

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

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

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

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Z~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

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和天文学一样,科幻小说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空间无限远、时间无限久的尺度,让我们重新打量为之骄傲、不满、焦虑的所有一切:


如果人类的文明要在太空中漂流两千年,Z~终留下的,会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吗?

在生存面前,爱情价值几何?道德价值几何?伦理和社会规则会变成什么样?

未来重要还是当下重要?生存重要还是保持人性重要?

是“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

刘慈欣认为,科幻是认知世界的方式,而非写作的手法,“好的科幻是把Z~疯狂的幻想描述成新闻报道般的真实”。

所以,科幻的意义不是阐发科学,而是通往哲学,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教人自省。


我们不能等着极端状况真的发生了,才去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正是在《流浪地球》、《三体》这样的作品里,科幻作家完成了极端状况下的推演,才让我们真正意识到:

原来道德那么脆弱,人性是那么经不起考验,没有爱的灵魂是那么孤独死寂,对今天拥有的习以为常的一切,我们得以更加珍惜。

苏联宇航先驱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通过科幻,走出摇篮后的世界,我们有幸可以先瞥上一眼。




作者: 草根王周风兰    时间: 2019-2-20 15:38
火爆年初的一部电影,和我不是药神的关注度一样
作者: 跟定王者的草根粉    时间: 2019-2-20 15:47
科幻的意义不是阐发科学,而是通往哲学,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教人自省。虽然图片都没有打开但看过此文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却不知原因
作者: 王粉之剑南    时间: 2019-2-20 17:17
看过《晓说》中高晓松和刘慈欣的对话,刘慈欣惊为天人。
作者: 王粉之跑的快    时间: 2019-2-20 19:24
顶一个!

作者: 草根王之征途如虹    时间: 2019-2-23 20:06






欢迎光临 玄商拍客 (https://bbs.xuanshang9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