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族企业》杂志 (微信公众号ID:jiazuqiyezazhi) 作者: 海蒂·格兰特
一如所有突然大受欢迎的心理学概念,“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也到了受到误解的阶段。所谓成长心态,就是相信各种技能和能力都能够改进,也相信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你的技能和能力。
我们任职的神经领导力协会希望能了解,在快速改变的工作环境中,企业要如何运用成长心态,因此花了两个月访问全球超过二十家大型组织的人力资源人员。 我们的目标,是要了解领导人在整个组织里应用成长心态时,具体是怎么做的。
初步分析显示,有些全球龙头企业多年来一直设法把成长心态的概念,纳入自家的工作及人才流程。这些热切采用成长心态科学的企业,把这个概念融入各种员工体验之中,从新进员工到职、人才招募、接班规划,到领导人才培养、职涯发展都包括在内。
然而,我们的研究团队也发现一项惊人的趋势:如果组织没有投入足够时间研究成长心态背后的科学,领导人和员工都会误用和误解这个概念。我们把这些错误概念称为“成长心态迷思”。以下是部分迷思:
迷思1:成长心态代表努力追求业务成长 我们Z~常发现的是,有些领导人认为成长心态代表要追求获利。而实际上,成长心态指的是:持续相信有改进的可能,而失败是学习的机会。这绝不只是把改善盈余当成目标而已。
迷思2:企业(而非人)能拥有成长心态 成长心态是人类大脑中的一种心智架构。既然企业不可能“思考”自身的绩效和潜力,自然不可能自行采取成长心态。企业的领导人当然能培养有关特定习惯和做法的文化,借此协助员工采取成长心态,但没有心智的抽象实体(例如企业或是品牌),就不可能有成长心态。 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成长心态,至于组织,只要组织里的所有人都有成长心态,组织也可以有。
迷思3:成长没有限制——以为“人人都可以唱歌剧” 我们常听到有人认为成长心态就是“只要认真投入,人人都可以成就任何事”。其实,这种“没有限制”的感觉,可能会让员工分心,没有把心力放在公司雇用他们来做的工作,或是没有专心做自己Z~擅长做的事。结果常常让人失去动机、觉得困惑。
迷思4:成长心态非有即无 有些人误以为成长心态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但实际上,人们不会只局限在一种心态。人们可能对自己的烹饪能力抱有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但对自己的公开演讲能力抱有成长心态。许多领域可能互有关连,但仍各自像光谱一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虽然人们可能看出自己的固定心态,把它重新塑造为成长倾向,但你不太可能一下子就改变一个长期已成习惯的心态。
迷思5:成长心态表示无论任何情况,都抱持着正面、一定做得到的态度 我们常常听说,有时候员工认为自己工作太多,而领导人就责备员工应该要有成长心态。这会有反效果。成长心态一定要考量到人们的认知能力。没有人拥有无限的资源。
如果员工确实已经有太多事要做,指责他们的心态只会有反效果。因为他们的问题不在心态,而是无法改变的时空法则。
“成长心态”的真正意义 我们进行的产业研究,以及有关工作本质和领导风格的进一步研究都显示,成长心态对组织越来越重要。但我们也发现,许多公司如果想要培养所有员工的成长心态,实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步,就是要清楚说明我们对这些事情的定义。再次强调,我们对成长心态的定义是:相信各种技能和能力可以改进,同时,也相信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培你的技能和能力。能培养出成长心态的文化,是认定所有员工都拥有潜力、鼓励他们成长发展,并认可且奖励他们的改进。
简单来说,领导人应该考量他们现有的做法,是否真能协助员工看到自己的潜力,检视团队成员把失败看成威胁或是机会。衡量这些因素(第一步就是每天与他们谈话),可协助引导领导人培养出真正的成长心态。
—END—
(作者是社会心理学家,神经领导力协会(NeuroLeadership Institute)全球研发主任,哥伦比亚大学动机科学中心(Motivation Science Center)副主任。)
|